小约翰·施特劳斯/格林菲尔德:春之声圆舞曲(音乐会改编曲)
肖邦:降G大调圆舞曲(1832)
肖邦:b小调圆舞曲(1829)
肖邦:e小调圆舞曲(1830)
肖邦:a小调圆舞曲 Op.34 No.2(1831)
肖邦:F大调圆舞曲 Op.34 No.3(1838)
拉威尔:圆舞曲
在灯火通明的大厅里,一对对舞者牵手步入场内,互相致意。音乐声响起,他们翩翩起舞,灵巧的旋转跳跃……
在灯光聚集的舞台中央,一位钢琴家走到台中,向观众鞠躬后在琴旁坐下。美妙的舞曲从指尖流淌至每一位观众的心里。音乐声萦绕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眼前只有一人,却恍若置身于维也纳的舞会中,似见到了宾客衣冠云集,舞者们摇曳生姿……
舒伯特的舞曲奠定了华尔兹的基础,给予了后世的作曲家们无限的灵感。肖邦的圆舞曲赋予了这个体裁新的表现形态,与其作为背景伴奏,不如独自美丽绽放。李斯特通过眼花缭乱的炫技使其大放异彩,施特劳斯家族更是让圆舞曲风靡世界。自此,圆舞曲那华丽与优美并存的灵魂,让无数人为之着迷,难以忘怀。时至今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依旧是音乐爱好者一年一度翘首以盼的的饕餮盛宴。当那些熟悉的旋律萦绕耳畔,谁能不为之动容、为之倾倒呢!
阿尔弗雷德·格林菲尔德《春之声圆舞曲》音乐会改编曲
在19世纪的欧洲,圆舞曲风靡一时。众多作曲家谱写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大多出自于“圆舞曲之王” – 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作为家族里的天之骄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下了上百首圆舞曲,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蓝色多瑙河》,《国王圆舞曲》, 以及他于1882年写下的《春之声》。此曲的灵感来源于维也纳歌剧院花腔女高音比安卡·比安琪(Bianca Bianchi)的美妙歌喉。为此,小施特劳斯特意在传统交响乐队基础上加上了独唱女高音的部分。 歌词描绘了春日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节选):
小鸟甜蜜地歌唱,
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
谷音在回响。
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
同我们在一起,
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忘掉了恐惧和悲伤。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
我们奔跑,欢笑,游玩。
小施特劳斯把《春之声》献给了他的钢琴家兼作曲家好友阿尔弗雷德·格林菲尔德(Alfred Grünfeld),后者随即创作了此曲的钢琴改编曲。虽然小施特劳斯本人也改编了一版钢琴独奏的《春之声》,在当时也很受欢迎,但作为独奏音乐会曲目而言过于简单。而格林菲尔德的版本则更加的华丽,十分炫技,经常被他用来作为音乐会的加演曲目。
舒伯特/理查德·施特劳斯《库珀维泽圆舞曲》
【图片:莫里兹·冯·施温德画作《舒伯特圈子》(箭头所指为利奥波德·库珀维泽)】
1943年1月4日,理查德·施特劳斯依约来到维也纳东南角的一栋别墅里,迫不及待的准备和他的挚友曼弗雷德一世·毛特纳·马克霍夫(Manfred I Mautner Markhof)及其夫人玛丽亚·安娜·库珀维泽(Maria Anna Kupelwieser)玩他所最钟爱的斯卡特牌。在开始打牌前,女主人为施特劳斯演奏了一首她从小到大都烂熟于心的圆舞曲。作为一个出生于书香世家,热爱艺术,并且精通钢琴演奏的名媛,玛丽亚从小就听她的爷爷利奥波德·库珀维泽(Leopold Kuperwieser)演奏这首圆舞曲。这是一首不同寻常的小曲:这是舒伯特在利奥波德1826年举行婚礼时为好友送上的珍贵礼物。虽然舒伯特没有将此一时的灵感谱写下来,但此曲在库珀维泽家族里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成了他们跨越百年的家族音乐徽章。当这首圆舞曲在百年后的这个游戏之夜里再次响起时,施特劳斯提议将其谱写下来。几天后,玛丽亚收到了施特劳斯的精美手稿。 施特劳斯并没有仅仅谱下他所听到的演奏,而是为此曲添上了几抹他的“独门“和声色彩。或许只是他一时技痒,或许他觉得玛丽亚演奏的版本不够传神。如果舒伯特穿越至施特劳斯的那个时代,或许也会更大胆的为此曲“上色”吧!
【图片:弗雷德一世·毛特纳·马克霍夫(中)和理查德·施特劳斯(右)玩斯卡特牌的照片】
肖邦的圆舞曲
肖邦的圆舞曲有着万花筒般的性格:有的私密、 有的炫丽、有的伤感、有的辉煌。他不止一次地和他的学生以及好友提到,他不希望他的圆舞曲被太多人听到,而更希望这些曲子能够被知音欣赏,成为他对好友真情流露的馈赠。肖邦的圆舞曲集可以被看作是他的一本迷你音乐自传:我们不但可以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看到圆舞曲的影子,而且这些圆舞曲还记录了他重要的人生时刻和节点。这里的前四首圆舞曲均为肖邦较早期的作品,此时他刚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20岁出头却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欧洲音乐界崭露头角,却听闻祖国被战争吞噬的噩耗而不得不远走他乡。生活的种种磨难在肖邦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一抹乡愁化作了他音乐里那一缕惆怅,伴随着他的一生。虽然肖邦的这几首早期圆舞曲看似简单,但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已经崭露无遗。他对传统曲式结构非常精通,但同时又富于创造性:他打破了圆舞曲以往单一的结构,不拘泥于曲式的束缚,把三部曲式和二部曲式相结合,并在引子和结尾段落使用新的音乐素材发展延伸,例如a小调圆舞曲结尾那段好似大提琴般如泣如诉的旋律,可谓是神来之笔。F大调圆舞曲在曲式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前行的同时,也完美展现了肖邦绚丽的钢琴演奏技巧。整个曲子洋溢着华丽轻快的气息,心情随着音乐起伏,时而徘徊,时而跳跃。也许这就是肖邦当年和乔治·桑坠入爱河时的感受吧!
拉威尔《圆舞曲》
为了向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致敬,拉威尔创作了他的《圆舞曲》。拉威尔的初衷是写一部芭蕾舞剧(1914年)并打算称其为“维也纳交响诗“,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以及母亲的去世,他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并暂停了创作。直到1919年,他终于完成了《圆舞曲》的独奏钢琴版本以及改编的双钢琴版本。1920年1月,他再次试图完成他最初的构思,开始把此曲改编成乐队版本并打算让俄罗斯芭蕾舞之父─谢尔盖·迪亚吉列夫带领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来演出。可是,当拉威尔和他的朋友出版商杜兰德一起给迪亚吉列夫演奏《圆舞曲》的双钢琴版本时,他被泼了冷水:迪亚吉列夫对这首曲子意兴阑珊,委婉的和拉威尔说道:”…… 这是一首杰作,可惜不是芭蕾舞剧…… 这只是芭蕾舞的一个映像…… 只是在试图描绘芭蕾……” 这次会面草草收场,拉威尔默默得收回了他的手稿,不顾在场别人的眼光,转身离开了房间。最终,《圆舞曲》以交响乐的形式,由指挥家卡米尔·谢维拉德带领拉穆勒交响乐团于1920年12月12日在巴黎首演。
1921年,杜兰德出版了《圆舞曲》的乐队版本。为此,拉威尔写下了一段优美的序言:
穿过盘旋的云层,可以窥见那些跳华尔兹的情侣们。随着云层渐渐的散开:依稀看见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厅,众人皆沉醉,翩跹而舞。
舞台逐渐被照亮。华丽的硕大水晶吊灯光彩夺目,在音乐的高潮中令人目眩神迷。
约1855年,在一个皇家宫殿中。
这首曲子的开场效果描绘了这些盘旋的云彩,随着不同的旋律流淌而出,情侣们翩翩起舞。音乐、大厅、舞者、水晶灯光、一切的一切交相辉映。群舞、独舞、有时听见一个伴奏的乐器、有时整个乐队全奏。舞蹈的节奏越来越快,最终情绪如火山爆发,舞厅里陆离斑驳,在电光火石间气氛一发不可收拾,而一切又迅速的烟消云散,如梦如幻。在给作曲家朋友莫里斯·伊曼纽尔的一封信中,拉威尔表达了他对这部作品的看法:“这首舞曲粗听起来似乎是个悲剧,就像所有的感觉——欲望、欢乐——被推到了极致。人们应该只听到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伴随着愈加浓烈的音响效果,舞台随之进入了那光与影、声音和肢体水乳交融的境界。”
【图片:威廉·古斯画作《霍夫堡宫的宫廷舞会》】
—————
刘洋
2022/07/17